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2023年山東全省中考語文語法綜合題
【華語網說明】2023年山東中考語文分類題集已經整理完畢,歡迎點此下載。以下為TXT無格式文本,僅供預覽。
1. (2023年濰坊中考語文試題)①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潤、至潔。因其至柔, 甲 。一條江河從雪域高原出發,匯聚支流,穿峽入谷,點綴湖泊,蜿延大地,注入海洋,沒有任何設計師來(規劃 謀劃)走向,卻歷經千萬年,完成了萬里全程的流淌。其間有起伏迭宕,有平緩舒展,更有激越高昂。②每一條流動的江河都是一部完整的交響樂章。因其至容, 乙 。③黃河走出冰川雪原,浩浩蕩蕩,一路穿賀蘭,過陰山,繞呂梁,出太行, 闖關奪隘,負重數千里,卸載于渤海之濱,才有了今天無比廣闊的華北大平原。這水量富足的廣袤平原,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生 發祥)地。因其至潤,生命材質得以在脈管里運行,滋養萬物生靈。④山因潤而秀,人因潤而美,玉因潤而溫澤,社會因潤而和諧,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
對文中畫橫線句子語言特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①用“至柔、至容、至潤、至潔”形容水的特點,用詞典雅,言簡意豐。
B.句②運用比喻,用“交響樂章”生動地表現出江河起伏變化的流動狀態。
C.句③運用擬人,“闖”“奪”等動作將黃河奔涌向前的氣勢充分表現出來。
……
2. (2023年煙臺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各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煙臺剪紙、螳螂拳、八仙葫蘆、煙臺絨繡……多姿多彩的非遺技藝,吸引了眾多游客。——這句話中標點符號運用是恰當的。
B.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壤,雷鋒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時間的無限魅力。——這句話沒有語病。
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觥籌交錯”“一豆羹”——“白”“觥籌”“豆”在古代都指酒杯。
D.《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這個文學常識表述是準確的。
3. (2023年濱州中考語文試題)有關下面文段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意義的寶貴資源。森林調節著自然界的空氣和水循環,具有固碳釋氧、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保護生物等多重功能,同時也在保護人類健康、改善人居環境、提供資源和棲息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人類社會不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賴于森林。
A. “地球之肺”中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B. “肺”字是左右結構,第五筆的筆畫是橫。
……
4. (2023年濰坊中考語文試題)①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潤、至潔。因其至柔, 甲 。一條江河從雪域高原出發,匯聚支流,穿峽入谷,點綴湖泊,蜿延大地,注入海洋,沒有任何設計師來(規劃 謀劃)走向,卻歷經千萬年,完成了萬里全程的流淌。其間有起伏迭宕,有平緩舒展,更有激越高昂。②每一條流動的江河都是一部完整的交響樂章。因其至容, 乙 。③黃河走出冰川雪原,浩浩蕩蕩,一路穿賀蘭,過陰山,繞呂梁,出太行, 闖關奪隘,負重數千里,卸載于渤海之濱,才有了今天無比廣闊的華北大平原。這水量富足的廣袤平原,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生 發祥)地。因其至潤,生命材質得以在脈管里運行,滋養萬物生靈。④山因潤而秀,人因潤而美,玉因潤而溫澤,社會因潤而和諧,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試想,(即使 只有)生活高度富裕了,一個“失潤”的社會又能讓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潔,丙 。一滴水從海洋蒸發,凝于雪域高原,再聚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過幾個月。自從地球出現液態水幾十億年來,水的大循環少說也有上百億次了,這真可謂“不廢江河萬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在這恒量的水體中流轉。
下面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平緩舒展”“古代文明”“萬物生靈”三個短語的結構都是相同的。
B.“失潤”與“濕潤”讀音相同而意義相反,用在句中令人耳目一新。
……
D.“一切生命之水,都在這恒量的水體中流轉。”這句話的主干是:水在流轉。
5. (2023年威海中考語文試題)下列選項中括號內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寒來暑往里勞作與收獲,能幫助人們堅定信仰。(“堅定”的詞性是動詞)
B.我們取得的寶貴歷史經驗,必須倍加珍惜,不斷發展,始終堅持。(該句沒有語�。�
C.中國式現代化及其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世界和全人類有重大意義。(該句是單句)
D.今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的主題是“技能:讓生活更美好”。(該句標點符號運用正確)
6. (2023年日照中考語文試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可信”是中國在長期世界交往中建立起的國際信譽。在“搏弈”成為常態且時有加碼的今天,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貫的底線、立場、戰略,向國際社會證明中國正日益成為應對百年變局的“穩定器”。
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加點處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A.“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