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伊達的理想》教學簡案二則
第一則:
一、設計思路
《奧伊達的理想》以精當的選材、輕喜劇的筆法刻畫了一個鮮活而略顯夸張的人物形象,讀后令人忍俊不禁。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究文章在選材、語言等方面的獨特之處,思考小說折射出的家庭教育問題。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注重學生讀后的評價和交流,教師在適當的時機加以點撥,以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和積累文中的生字詞。
2.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3.體會課文輕喜劇式的寫作特點。
4.對作品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問題能有自己的認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借助某個幾何圖形表達自己與父母的感情,并做簡單的說明。教師小結:從同學們畫的圖形中可以看出父母都深愛著你們,對你們寄予了無限的希望。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反映家庭教育問題的小說《奧伊達的理想》。
(二)教學切入點
1.從情節切入:依據奧伊達的成長線索,用情節發展鏈式圖理清文章的結構,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從人物形象切入:圈點、勾畫描寫奧伊達的語句,探究奧伊達這個人物形象。
3.從寫作特點切入:體會本文的選材特點和輕喜劇的筆法。
舉例:從探究小說的情節切入。
(1)自由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同學之間互相檢測。
(2)分角色朗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奧伊達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發生的幾件趣事。
(3)兩人一組用鏈式圖表述奧伊達理想的變化過程,理清思路。
(4)深入探究奧伊達理想變化的原因,分析奧伊達的形象。
(5)欣賞文章輕喜劇式的寫法。
(三)教學重難點突破
分析奧伊達的形象是文章的教學重點。在初步感知課文后,可讓學生在圈點勾畫、自主討論中突破重點。
本文的難點是賞析輕喜劇的筆法,可在師生、生生的討論中完成。
(四)學法指導
1.畫情節鏈式圖法:指導學生合作編寫情節鏈式圖。
2.圈點勾畫法:圈點勾畫描寫奧伊達的語句,并做旁批。
3.聯系實際法: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你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你對文章所反映的家庭教育問題有什么看法?
2.課外閱讀意大利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
第二則:
奧伊達的理想
教學重點:通過對情節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學難點:了解小說提出的家庭教育這一主題。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小說的結構:
小說以奧伊達的成長為線索,記敘了他在追求理想中的幾樁趣事。
第一部分:(1——9)寫奧伊達小時候堅持給自己取名。(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10——23)寫上小學時,奧伊達不要特權,堅持要父母為自己買電影票。(故事的發展)
第三部分:(24——60)寫奧伊達混上飛機去探險。(故事的高潮)
第四部分:(61——末)在父母的啟發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道理,并獲得了真正的選擇的自由。(故事的結局)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奧伊達:具有天真、頑皮、好奇、聰慧的兒童的天性,又具有獨立、自主、創新意識和執著追求的精神。
2、奧伊達的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愛,對孩子給予很高期望,但不能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從自己的意愿角度培養孩子;知錯能改,并用巧妙的方式教育了孩子,是既重感情又理智的父母。
三、小說的主題:
小說生動地記敘了奧伊達在追求理想中的幾件趣事,塑造了一個天真、頑皮、好奇、聰慧,又具有獨立自主和執著追求精神的兒童形象,藝術地展示了當代兒童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向父母及社會提出如何教育孩子這一社會主題。
四、總結寫作特點:
1、人物個性鮮明,無論是奧伊達還是父母,性格的刻畫都很鮮明。
2、選擇生活中的細小事情,體現人物的性格。
3、略帶夸張的輕喜劇寫法,引人發笑,既符合人物年齡特點,又吸引讀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