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第二課時教案 華語網(Thn21.com)原創教案系列
教學目標:
1、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2、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重點:
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難點: 灰雀課文簡說
通過列寧和男孩的言語和神態描寫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現在我們來復習一下,看大家記住了多少。老師說上半句,你們接下半句,明白嗎?
(師)這段講到了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生)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師)從這一段我們也知道了列寧對灰雀的感情是——(生)喜愛的。(板書)
2、師:可是有一天,列寧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時候發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第3~10自然段
2、全班交流:灰雀不見了,列寧看到了什么?這時列寧的心情是怎樣的?用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
3、讀“沒……我沒看見。”你有什么發現?重點理解“……”在文中的用法。
師:你從“……”中體會到了?
4、齊讀列寧說的話,感受列寧對灰雀的情感。
5、可憐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呢?列寧知道嗎?
6、比較“一定會飛回來的。”和“一定會飛回來!”這兩句的區別。
7、分角色朗讀:
①男生讀列寧的話,女生讀小男孩的,老師讀作者的,比一比,誰讀得好。
②請個別讀,全班當作者
③第一組讀列寧的,第二組讀小男孩的,第三、四組讀作者的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過渡語:男孩說的話兌現了嗎?
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2、師:灰雀回來了,應該是很開心的事呀,怎么小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呀?
3、讀“你好小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師: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
4、為什么說男孩是誠實的呢?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ò鍟�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四、拓展練習,深入主題
小練筆: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文中的誰說些什么呢?
五、板書設計:
灰雀
愛
列寧 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