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教案
月光啟蒙教學簡案,全文共1000余字,歡迎大家參考。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生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生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準備:配樂磁帶、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看了這溫馨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課文中的哪一幅畫面呢?
2.板書:唱歌謠
講故事
唱童謠
猜謎語
過渡:所以,在作者的記憶中,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
二.學習課文
1.為什么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呢?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2.指導朗讀。
3.你還從哪兒感受到夏夜的美妙呢?
4.齊讀第一自然段。
5.引讀: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像——。
你感受到了什么?母親的聲音怎么樣?
6.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你喜歡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語呢?為什么?
說明母親的聲音怎么樣?(母親的聲音甜美,充滿深情,像花香一樣令人陶醉)
指導朗讀,讀好第四自然段。
7.你能像母親那樣用甜甜的嗓音朗讀課文中的幾首歌謠、童謠嗎?現在請同學們自己選一首喜歡的,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別人合作讀。好嗎?
8.母親除了為我唱歌謠、童謠外,還給我講什么呀?母親還為我講哪些神話故事呢?
9.過渡:民謠童謠唱過了,我還不想睡,就纏著她給我說謎語,讓我猜。
讓我們請兩位同學讀一讀母親和我的對話。
10.引讀: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母親怎么會像一尊玉石雕像呢?
母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如果你就是籬笆小院那個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孩子,你會怎么想?
11.我的母親不識字,為什么會懂那么多歌謠、童謠呢?
讀課文第五小節。理解: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
引讀:母親用歌謠——,伴著月光給了我,讓我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理解:混沌 、豁然開朗
母親使我明白了什么?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12.母親對我還有什么影響呢?快速翻閱課文,找一找
三.總結全文
1.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墒悄赣H現在已經老了,甚至失去了記憶。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道“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誰。此時的作者,看見自己的老母親,會對母親說些什么呢?
再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2.課文為什么要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呢?
四.布置作業:
1.搜集家鄉的民歌童謠。
2.讀有關冰心奶奶寫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