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對,你們都講得對。不寫我們也知道。小壁虎告訴媽媽的時候當然是很詳細的,但是文章就不需要嚕蘇了。前面已經詳細寫過的內容,后面不必再寫,這就是有詳有略的寫法。
生:媽媽為什么說他“傻孩子”?
師:你們想想看。
生:因為他已經長出一條尾巴了,心里還難過,還要去借,所以媽媽說他“傻”。
師:小壁虎一看,高興地叫起來,“我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高興地叫起來”,這里為什么用“土”字旁的“地”?
生:因為“地”后面的“叫”字是表示動作的。
師:你們用高興的口氣,把最后一句話讀一讀。
生:(高興地讀了兩遍。)
師:對,現在我們來聽錄音,你們小聲地跟著讀。(聽完錄音,學生評論。)
生:她讀得有感情。
生:她讀得聲音響亮。
生:她沒有漏一個字,也沒有加一個字。
生:她不拉腔,也不是結結巴巴的。
生:她不是兩個字一頓一頓地讀。
師:你們都聽得很仔細。我們也要像她這樣讀得好�,F在我們來分角色讀。
生:(按指定的角色讀一遍。)
師:讀得很好�,F在大家把全文讀一遍。
生:(齊讀全文一遍。下課。)
師:布置作業:
1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兩遍。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3回去了解了解哪些動物和壁虎差不多,斷了尾巴、腿或腳能再長出來。
板書:
小壁虎借尾巴
小魚搖著尾巴 撥水
黃牛甩著尾巴 趕蠅子
燕子擺著尾巴 掌握方向
壁虎掙斷尾巴 又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