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組討論:琵琶女聽到詩人傾訴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淪落,又悲詩人的被貶遭際,所以樂聲更凄悲;詩人由琵琶女的傾訴,想到自己的被貶,既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悲自己的謫居荒僻之地的處境,兩人感情共鳴,達到相融,所以淚濕青衫�!扒嗌罍I”補足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內涵,鮮明地突出了全詩主題。
五、小結:(美學價值,現實意義)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個是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藝妓,一個是被壓抑的真正知識分子,在這風清月白的環境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成為知音,可見詩人對其人格尊重的進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會壓抑人才、不容賢能的黑暗�!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悲憤的吶喊聲蘊含著多少人生哲理呀,這已經成為超越時空、超越民族、超越階級的那些飽經憂患的人們邂逅時的共同心聲,這就是抗爭命運、吶喊人性(板書)!
六、作業布置:
體會詩中風物描寫的作用,背誦第二段。
3、通過語言描寫音樂,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及人物形象是本詩一個重要的寫作特點。請課下聽一首你喜愛的音樂,并分析體會其音樂描寫的特色,試著用形象的語言寫出你的感受,文體、字數不限。如韓愈《聽穎師彈琴》、李賀《李憑箜篌引》
潯陽樓楹聯:
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
孺子解吟長恨曲,胡人能誦琵琶篇 ————唐玄宗挽白居易聯
但是詩人筆下的琵琶女沒有認識到昔日賣笑承歡、醉生夢死的生活是一種被摧殘的痛苦生涯,相反還抱著炫耀、追戀、惋惜的態度。她只是悲嘆紅顏易老、繁花早逝,卻沒有從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覺醒。
第一曲琵琶聲作用:
1、引出琵琶女,開啟下文; 2、激發詩人好奇感,為下文詩人的“邀見”做鋪墊,寫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
方法:(以人襯聲、以景托聲) 間接描寫、虛寫
第二曲:點評:潑墨如水、氣勢恢弘、不同凡響。
第三曲:以音寫聲、以人襯聲、惜墨如金、無盡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