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部分:
橘(jú)子
百舸(gě)爭流
寥(liáo)廓
揮斥方遒(qiú)
崢嶸(zhēng róng)歲月 浪遏(è)飛舟
灰燼(jìn)
脊(jǐ)骨
礦藏(cáng)
閃爍(shuò)
戰栗(lì)
倔強(jué jiàng)
崛(jué)起
迷惘(wǎng)
晨曦(xī)
沉湎(miǎn)
眷(juàn)戀
惆悵(chàng)
摯(zhì)友
抹煞(sh�。�
摭(zhí)拾
廢寢(qǐn)忘食
橫(hèng)蠻
遨(áo)游
引吭(háng)試啼
甫(fǔ)健
翱(áo)翔
枝椏(y�。�
茁(zhuó)壯
磕絆(kē bàn)
谷穗(suì)
干癟(biě)
入不敷(fū)出
敷(fū)演
衡量(liáng)
嚙噬(niè shì)
泵(bèng)
妥帖(tiē)
甄(zhēn)別
纖(xiān)巧
覷(qū)
坨(tuó)
商榷(què)
思忖(cǔn)
巷(hàng)道
墓冢(zhǒng)
屏窒(bǐng zhì)
不啻(chì)
悄(qiǎo)然
犄(jī)角
噗噗(pū)跳
詞語部分:
檢點:(1)查考符合與否;查點。(2)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語行為)。
敷演:敘說并加以發揮。
甄別:審查辨別。
絕倫:獨一無二;沒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討。
勾銷:取消;抹掉。
巷道:采礦或探礦時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運輸和排水,也用于通風。
不啻:如同。
犄角:(1)角落。(2)動物的角。
座右銘: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
光宗耀祖:為宗族爭光,使祖先顯耀。光,有面子;宗,宗族;耀,顯耀;祖,祖先。
汗流浹背: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謶只蚍浅:ε隆,F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浹,濕透。
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癡心妄想: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癡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抱怨天、責怪別人。怨,怨恨;天,命運;尤,責怪,歸罪。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亂的;菲�。盒】�、輕視。
鬼迷心竅:鬼怪迷惑住心竅。指對問題認識不清。
恪盡職守:謹慎而盡力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
瞠目結舌: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
茍延殘喘:勉強延續臨死前的喘息。比喻暫時勉強維持生存。茍,暫且,勉強;延,延續;殘喘,臨死前的喘息。
文本選萃:
生命如四季。
……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為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該自怨自憐命運怎么這樣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我決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張潔《我的四季》
點撥:(1)直面艱難困苦是生命賦予的責任;
(2)命運掌握在挑戰者手里;
(3)腳踏實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4)心態決定著人生前程。
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考試時就寫下《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科學而崇高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
點撥:(1)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2)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瑕的偉大人物。
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點撥:
(1)幸福不只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付出;
(2)在“小我”與“大我”間抉擇。
寫作借鑒:
《沁園春·長沙》
對比手法的運用。運用了多組對比使其所描繪的形象更加鮮明�!叭f山紅遍”與“漫江碧透”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是動態的對比,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與被詩人視為糞土的“萬戶侯”是明比,“萬類”的自由與民生的壓抑是暗比。
精當、形象、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叭f”言山之多,“遍”寫紅之廣,“擊”描畫雄鷹矯健的身姿,“翔”描繪游魚在水中自由自在、輕快自如的神態。
《我的四季》
清晰的寫作思路——四季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張潔將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收獲濃縮在“四季”里,寫了播種的春,耕耘的夏,收獲的秋,還有在回顧的冬,讓讀者與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樂。
《我的五樣》
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襯托、對比、比喻等。用空氣、水、陽光對生命的寶貴襯托鮮花的可貴,生命固然重要,但沒有鮮花存在的生命會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氣、水、陽光、鮮花來襯托筆,前四樣東西固然可貴,可它們和寫作的筆一比,都不是最寶貴的。用同學們寫的父母、孩子、愛人與自己想寫的筆作對比,在諸多的忍痛割愛后,還是強調了自己對筆鐘愛的理由。比喻運用也很妥帖,如“萬物好似壓縮成超市貨架上的物品,擺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選。貨筐是那樣小,世上的林林總總,只有五樣可以塞入�!�
獲得教養的途徑
字音部分:
跬(kuǐ)步
鍥(qiè)而不舍
經傳(zhuàn)
麻痹(bì)
戕(qiāng)害
符箓(lù)
召(zhào)喚
詞語部分:
戕害:傷害。
青出于藍:青是從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
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鍥,鏤刻;舍,停止。
望洋興嘆: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F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視的樣子。
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反,類推。
文本選萃:
赫爾曼·黑塞認為真正的修養不應當追求功利,而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完善”。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人們在用心研究經典作品之后,便能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點撥:(1)塑造心靈;(2)培養人格;(3)增強修養;(4)潛心讀書;(5)經典的力量。
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赫爾曼·黑塞《獲得教養的途徑》
點撥:(1)修養沒有極致,而是一輩子的事;
(2)執著才能永恒。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勸學》
點撥: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讓理想早日成為現實。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點撥:(1)持之以恒方有成效;(2)優勢與劣勢。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則必有我師�!笔枪实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點撥:(1)博采眾長者可成大器;
(2)學識的高下不完全取決于年齡的大��;
(3)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4)我們要敢于超越前人。
寫作借鑒:
《勸學》
巧妙設喻。以常見的道理或現象設喻,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也有感染力。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靈活有變,形式多樣:有的寓道理于比喻中,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鍥而不舍”等;有的反復設喻說明道理,如連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舟楫、假輿馬”等五個比喻,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設喻方式富于變化,把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有的正面設喻,如“青出于藍”等;有的正反設喻,如“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蚓”和“蟹”等。
《師說》
正反對比論證。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從三個方面作對比,論述從師而學的必要性。先以“古之圣人”的“從師而學”與“今之眾人”的“恥學于師”作對比,再以人們為子“擇師而教之”與自身“則恥師焉”作對比,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對比。三組比較形成鮮明對照,彰顯不從師而學的荒謬,對當時的不良風氣作了有力的批判。
自測練習: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釋:
1、 輮以為輪。
2、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君子生非異也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6、或師焉,或不焉
參考答案:
1、“輮”同“煣”,用火烘木,使之彎曲。 2、“有”同“又”;“暴”同“曝”,曬干。
3、“知”同“智”,智慧。
4、“生”同“性”,資質,天賦。
5、“受”同“授”,傳授。
6、“不”同“否”,沒有。
解釋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
1、輮以為輪
2、金就礪則利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4、而神明自得
5、古之學者必有師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7、吾從而師之
8、今之眾人
9、小學而大遺
10、弟子不必不如師
參考答案:
1、輮以為輪
(以為:古義——把……做成。 今義——認為)
2、金就礪則利(金:古義——金屬做成的刀劍。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博學: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淵博)
4、而神明自得
(自得:古義——自然形成。今義——很舒適很滿意)
5、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上有成就的人)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古義——相當于“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7、吾從而師之(從而:古義——跟從而且。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8、今之眾人
(眾人:古義—— 一般人。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9、小學而大遺(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今義——教育的初級階段)
10、弟子不必不如師(不必:古義——不一定。今義——不需要)
試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2、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5、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6、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8、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9、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參考譯文:
1、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譯文:(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用火烤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圈)。即使又曬干了,(也)不再挺直,(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變成)這樣。
2、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文:所以木材經墨線劃過(斧鋸加工)就直了,金屬刀劍拿到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反省,就能智慧明達,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3、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譯文: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但是(能)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會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4、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飲到地下水,(這是)由于心思專一(的緣故)。
5、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譯文: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6、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譯文:我學習的是道理,哪里用得著計較他生在我之前還是生在我之后呢?
7、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譯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笨。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而引起的吧?
8、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譯文:不知道句讀(文句),有的人向老師請教,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人卻不向老師求教,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丟失,我看不出他們有什么明智。
9、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一類人是不屑提起他們(與他們并列)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趕不上他們,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高中語文必修1知識點(2)
月是故鄉明
字音部分:
黏(nián)合 辜(gū)負 菜圃(pǔ)
逃遁(dùn) 熠熠(yì)閃光 靜謐(mì)
貧瘠(jí) 悲愴(chuàng) 眷(juàn)顧
矯(jiǎo)飾 墟(xū)場 麥穗(suì)
魂牽夢縈(yíng) 搭訕(shàn) 幽邈(miǎo)
田塍(chéng) 濡(rú)染 烙(lào)印
侘傺(chà chì) 鎩(sh�。┯鸲鴼w 遣戍(shù)
欷歔(xī xū)(唏噓)安土重(zhòng)遷 翹(qiáo)首
桑梓(zǐ) 蕞(zuì)爾 屹(yì)立
遷徙(xǐ) 按捺(àn nà)不住 崔顥(hào)
盤纏(pán chan) 瘸(qué)腿 打夯(hāng)
詞語部分:
愧殺(愧煞):意為很慚愧。
墟場:集市。
搭訕:為了想跟人接近或把尷尬的局面敷衍過去而找話說。
幽邈:久遠。
田塍:田埂。
濡染:沾染。
侘傺:失意的樣子。
寥落:(1)稀少。(2)靜寂。(3)空虛;空曠。
締造:創立;建立。
欷歔: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
桑梓: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對它們要表示敬意。后人用來比喻故鄉。
蕞爾:形容�。ǘ嘀傅貐^)。
翰苑:翰林院的別稱。
株守: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F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株,露出地面的樹根。
打夯:用夯把地基砸實。夯,砸實地基用的工具。
概莫能外: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圍之內。
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一草一木: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鎩羽而歸:指失敗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來。鎩,摧殘,傷害。
寄人籬下: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衣繡夜行:穿著精美鮮艷的錦繡衣服夜間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貴以后不為人知。亦作“衣錦夜游”“衣錦夜行”。衣,穿。繡,錦繡。
功敗垂成: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了失敗。垂,接近、快要。
以暴易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
安土重遷: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
根深蒂固: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蒂,指瓜、果、莖、枝相連處。
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
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辛,辣。茹,吃。
休戚相關: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
風雨同舟:在狂風暴雨中同乘一條船,一起與風雨搏斗。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魚游濠水:比喻自得其樂。
文本選萃:
浪蕩乾坤的結果,多數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黃金、美人、虛名、實惠,都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的侘傺無聊,鎩羽而歸。有的春花秋月,流連光景,“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有的倦于奔競,跳出名利場,遠離是非地,“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有的素性恬淡,誤融塵網,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種菊東籬,怡然自得�!_到這境界,至少得有幾畝薄田,三間茅舍作退步,否則就只好寄人籬下,終老他鄉。
比災難、戰爭更使人難以忘懷的,是放逐;有家難歸,有國難奔。屈原、賈誼、張儉、韓愈、柳宗元、蘇東坡,直至康有為、梁啟超,真可以說無代無之�!苍S還該提一提林則徐,這位揭開中國近代史開宗明義第一章的偉大愛國前賢,為了嚴禁鴉片而獲罪革職,遣戍伊犁。他在赴戍登程的悲涼時刻,口占一詩,告別家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卑倌旰笾刈x此詩,還令人寸心如割,百脈沸涌,兩眼發酸,低徊唏噓不已。
——柯靈《鄉土情結》
點撥:(1)故鄉是人類最后的歸宿;
(2)家園不只是房舍,更是精神棲息的港灣。
故鄉意味著我們的付出——它與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鄉”的情懷——無論這個故鄉烙印在一處還是多處,在祖國還是在異邦。
——韓少功《我心歸去》
點撥:(1)付出才能擁有;
(2)不滅的記憶來自傾情付出。
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于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
崔灝,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曹文軒《前方》
點撥:(1)家園是流浪靈魂的歸宿;
(2)家園是一種感覺,一種無法抹去的烙印。
寫作借鑒:
《想北平》
語言通俗、純凈而又簡潔、親切。通俗是為了加強作品的生活氣息,使它親切感人,也是錘煉語言的結果。作者曾說:“我的文章寫得那樣白,那樣俗,好像毫不費力,實際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奔儍�、簡潔同樣也靠千錘百煉。比如文章寫到積水灘:“面向著積水灘,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倍潭處拙�,文字不多,但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人物情感,都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鄉土情結》
引經據典。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詩文、史料和典故,如王維的《雜詩》等大量的古代思鄉詩。不僅說明了鄉土情結的久遠、普遍,根深蒂固,而且還通過它們營造了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場景,使文章顯得更加生動、感人。
《前方》
新穎。體裁新穎——攝影散文。內容新穎——作者從反面落筆,用“反彈琵琶”的方式說“離家”,但最終歸結的仍然是對家的追尋,只不過這里的家已不是普通的生養之地,而是精神的棲身之所。
《今生今世的證據》
細膩的描寫浸透了作者的感覺,寫出了真實的自我。物與場景總是個人化的,是人感覺的延伸,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場一場的風吹倒舊墻,刮破院門,穿過一個人慢慢松開的骨縫”,“地深處的大風”,“更黑,更猛,朝著相反的方向,刮動萬物的骨骸和根須”,“恒久明亮的月光”,這些對物的記憶顯然是非常個人化的。
像山那樣思考
字音部分:
涮(shuàn)羊肉 暖坑(kàng) 蟄(zhé)居
曝(pù)背談天 閩粵(mǐn yuè) 豐腴(yú)
烏桕(jiù)樹 赭(zhě)色 槎椏(chá y�。�
恣(zì)意 誑(kuáng)語 攫(jué)
淖(nào) 羅布泊(pō) 瘴(zhàng)氣
胭脂(yān zhi) 物什(shí) 貪婪(lán)
無盡藏(zàng) 枕藉(jiè) 惴栗(zhuì lì )
游弋(yì) 愜(qiè)意 甬(yǒng)道
徜徉(cháng yang) 繆(miù)斯女神
黑魆魆(xū) 喧囂(xiāo) 漣漪(lián yī)
引擎(qíng) 一瞥(piē) 嗥(háo)叫
湍(tuān)急 蠕(rú)動 扳(bān)機
灌(guàn)木 餓殍(piǎo) 艾蒿(hāo)
詞語部分:
恣意:任意、任性。
誑語:騙人的話。
枕藉:(很多人)交互地倒或者躺在一起。
甬道:(1)大的院落或墓地中間對著廳堂、墳墓等主要建筑物的路,多用磚石砌成。
(2) 走廊,過道。
徜徉: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
無盡藏:佛家語。指無窮無盡的寶藏。
莫名其妙: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直截了當:形容說話做事爽快、干脆。
回光返照:指太陽剛落山時,由于光線反射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發亮的現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表面興旺。
驚世駭俗:使一般人感到驚駭。世、俗,指一般人。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
橫槊賦詩: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槊,長矛;賦,吟詩。
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粟,谷子,即小米。
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后桌上凌亂的樣子。
毛骨悚然: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悚然,害怕的樣子。
不堪造就:指沒有培養前途。
文本選萃:
英國詩人雪萊說過:“如果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郁達夫《江南的冬景》
點撥:(1)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2)陽光總在風雨后
羅曼·羅蘭在構思他心目中的約翰·克利斯桑夫形象時,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頂,看見一輪太陽正噴薄而出,于是,羅曼·羅蘭心目中久久醞釀的英雄在東地平線上出現了。羅曼·羅蘭因此而熱淚盈眶,“讓我把你抓住,親愛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叫道。
——高建群《西地平線上》
點撥:(1)走進自然,于不經意間收獲人生;
(2)靈感來于不懈的思考和瞬間的觸發。
方其(曹孟德)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蘇軾《赤壁賦》
點撥:(1)“短暫與永恒”的思索;
(2)在歷史的長河中,個人的榮辱、得失其實都很渺小,微不足道。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蘇軾《赤壁賦》
點撥:(1)“選擇”決定于生活的態度;
(2)人要善于尋求精神的寄托;
(3)自然是人類最可靠的朋友。
寫作借鑒:
《江南的冬景》
準確把握景象特征。文章抓住“明朗的情調”從各個角度描寫了江南的冬天,如用“曝背談天圖”“冬郊植被圖”“微雨寒村圖”“江南雪景圖”和“早冬閑步圖”等五幅場景具體寫出了江南冬景的優美意境。
使用了對比、引用等修辭。如作者把“北國”與“江南”的冬天比較,突出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冬天所沒有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寫江南的“雪”未作實景的描繪,只是引用詩句,避實就虛地巧借詩句意境,通過自己的品評將這個意境推到一個新的境界,語句簡省洗練,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豐富。
《西地平線上》
文脈清晰。文章以“雄偉”為特征,寫了西地平線上的三次日落,脈絡清晰,有非常明顯的層次。如第一次日落,呈現在群山之巔,在蒼茫的遠方;第二次日落的背景是羅布淖爾荒原;第三次日落在北疆的草原。
《神的一滴》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靈特征�!锻郀柕呛返牟恍嗖⒉辉谟谀撤N寫作技巧,而在于對自然的迷戀、參與與投入,在于作者與他描寫的對象實現了最淳樸、最親密的心靈接觸。
自測練習: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釋:
1、舉酒屬客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3、山川相繆
4、舉匏尊以相屬
5、自余為僇人。
6、夢亦同趣。
參考答案:
1、“屬”同“囑”,勸人飲酒。 2、“馮”同“憑”,乘。
3、“繆”同“繚”,環繞。 4、“尊”同“樽”,酒杯。
5、“僇”同“戮”,引申為有罪。6、“趣”同“趨”,往、赴。
解釋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
1、白露橫江
2、凌萬頃之茫然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4、頹然就醉
5、游于是乎始
參考答案:
1、白露橫江(白露:古義——白茫茫的水氣。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
2、凌萬頃之茫然 (茫然:古義——曠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古義——這樣以后。今義——表示承接關系,接著)
4、頹然就醉(頹然:古義——倒塌,文中指身子傾倒的樣子。今義——精神萎靡不振)
5、游于是乎始(于是:古義——從此。今義——承接連詞)
試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3、況吾與子漁樵與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5、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6、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7、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8、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參考譯文: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譯文:多么廣闊浩瀚啊,乘著輕風(在江面上)無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會停棲,感覺身輕得似要離開塵世飄飛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2、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譯文:余音在江上回蕩,絲絲縷縷繚繞不絕。(這聲音)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婦為之飲泣。
3、況吾與子漁樵與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譯文: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打漁砍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譯文: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
5、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譯文:可見,從事物變易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
6、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譯文:自從我成了被貶受辱的人,居住在這個州里,經常驚恐不安。在那空閑的時候,就緩步地行走,漫無目的地游歷。
7、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譯文: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它們的邊界;無邊無際,與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們的盡頭。
8、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譯文:這時,酒喝得十分歡暢,我敲著船邊唱起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