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1平方米,大概有謀殺案現場警察在死者周身畫的那個粉筆圈那么大。在每一個設想中的粉筆圈里容納的人數,就是這群人的密度。
⑧如果只有2個人,就算是密集的人群——可以行走,只是有些小摩擦;如果這個數字翻倍,那就叫作擁擠的人群——會有很多小摩擦和推擠,但人們還是可以活動起來。
⑨1平方米里有6個人的時候就危險了——你總能碰到你旁邊的人,移動變得幾乎不可能。
⑩1平方米里有7個人的時候,就像把21個人塞進了一部正常大小的電梯里,出了踩踏事故的人群,密度一般就是這樣的。
⑪在這種密度下,人群的活動不再像人的活動了,更像液體的流動。由人構成的強大的波浪從后面往前推,隨著更多的人被卷進來以獲得動量——這種波浪可以讓你的腳離開地面,把你帶向他們走的方向。如果你身邊的人倒下去了,那么將沒有什么可以托住你,你也會倒下去,就像多米諾骨牌那樣,旁邊的人也會倒在你身上。
⑫如果你正好身處這樣的人群——通常是慶典、運動會或者音樂會——從友好的碰撞到踩踏,這種轉變可以發生得非常迅速。突然之間,你會意識到你無法舉起胳膊,無法逃走。你只能任由人群擺布。
⑬倒下去自然很危險,即使沒有倒下去,你也會有麻煩。如果你還站著,從兩邊卷過來的波浪也會穿過人群,將你釘在那里,人群里的力會升級,這種情況很快就會變得很危險。
⑭如果有四五個人推你,就像在擁擠的電梯里那樣,會使你不舒服,但不算危險。在踩踏事故里,人們通常不會以最大的力去推你,但是在上千人的人群中,這種力可以升級,給你的橫膈膜以致命的打擊。
⑮你需要將你的胸部擴張幾厘米,才可以呼吸,幸運的是,你的橫膈膜很強壯。一個健康的人,可以在180千克的重量壓在他胸部的情況下,呼吸2天后才覺得累。不幸的是,在踩踏事故里,橫膈膜可能會受到重壓。踩踏事故過后,調查者發現能夠承受上千千克的鐵柵欄斷成了兩截。
⑯我們說過,每1平方米里有7個人的人群就足以致命,但是對整個人群來說,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字。在踩踏的瞬間,你被殺死的地方,密度可能已經達到1平方米里有至少10個人。不可能在沒有超強外力的情況下,讓那么多人用那么大的力氣推搡。就像把28個人塞進一部一般大小的電梯里一樣——推力之大,要么需要成千人從后面壓過來,要么需要一臺推土機。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TXT無格式文檔,僅供預覽,如果你需要精校完整word格式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19、小說采用雙線結構安排故事。請結合提示,梳理故事情節。(4分)
20、從全文看,小說第⑪ 段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
21、自選一個角度(敘述視角、敘事結構、選材方法、語言運用)對這篇小說藝術特色作簡要賞析。(4分)
22、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7周年,班級開展戲劇創編與表演活動,九 三班想把這篇小說改成短劇,請幫助完成。(5分)
①短劇的主題音樂選擇了歌曲《咱老百姓》(歌詞見下),請簡要談談《秋荷》中的哪些內容與歌曲主題吻合?(3分)
都說咱老百姓是那滿天星/群星簇擁才有那月光明
都說咱老百姓是那黃土地/大地渾厚托起那個太陽紅……
都說咱老百姓是那無邊的海/大浪淘沙托起巨輪行
天大的英雄也來自咱老百姓/樹高千尺也要扎根泥土中……
②劇尾:萬籟俱寂里,遠處后龍山紅旗遍插,近處是蒼松翠柏,夕陽下白發蒼蒼的秋荷深情地低語……請結合秋荷的身份為她配一段內心獨白。(70字以內)(2分)
三、寫作(共5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霧里花,云中月,生活中總有一些紛擾和莫測,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有的人有遠見,有的人有真知;有的人能高瞻遠矚,有的人能見微知著;有的人在逆境中能看到希望,有的人在困難時能抓住機遇……這樣的人,真有眼光!
要求:(1)以“ 真有眼光”為題。(2)補充題目空缺部分再作文。補充部分為人名的,一律用化名。(3)文體特征鮮明,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不少于600字。(4)不得透露個人的真實信息。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積累運用(共20分)
1、①jué ②蘊
2.C
3.B
4.D
5、①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②水中藻、荇交橫 ③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④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⑤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6、(1)自暴自棄,走向墮落,跌入了流氓無產者之列;心地善良、老實厚道,即使身處窘困中依然保持那份自始至終的善意。
(2)楊絳對老王這樣一個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車夫,表達了對生活中這樣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和尊重。老舍對祥子這樣處于底層社會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但同時也批判他們身上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
7、(1)警戒,戒備 警告,告誡
(2)示例:絕大多數人認為教師應當賦予懲戒權且認為作用大、效果長。
(3)①示例:知法守法,教學相長。
②示例:學習《規則》,依法監督。
8、王維這首《觀獵》,以一個“獵”字貫串全篇,生動鮮明地描繪出了一組將軍冬日狩獵圖。這組將軍狩獵圖又分為出獵圖和獵歸圖。此詩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表達出詩人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充分體現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TXT無格式文檔,僅供預覽,如果你需要精校完整word格式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乙)河東人薛存義將要啟程,我……告訴說:“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職責嗎?(他們是)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來役使老百姓的。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畝收入的十分一來雇傭官吏,目的是讓官吏為自己主持公道�,F在自己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的俸祿卻不認真給他們辦事,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哪里只是不認真?而且還要貪污、敲詐等行徑。假若雇一個干活的人在家里,接受了你的報酬,不認真替你干活,而且還盜竊你的財物,那么你必然很惱怒進而趕走、處罰他�,F在的官吏大多是像這樣的,而百姓卻不敢像對待怠工又偷東西的仆人那樣,盡情發泄自己的憤怒和驅逐責罰他們,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民與官同主與仆的情況和地位不同啊。雖然情況和地位不同,道理都一樣,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百姓?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能不感到害怕而有所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