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備課時間:2008.4.5
備課人:東方中學 曾世強
設計思路:通過反復誦讀,領悟文章意旨,感受聞一多的崇高精神境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以領悟文意,受到熏陶,體會語言的優美和抒情性。
2、了解夾敘夾議的方法,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前后文的過渡和照應
3、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課文,以領悟文意,受到熏陶,體會語言的優美和抒情性。
教學難點:
體會生動形象,精練含蓄的語言。理解文中的關鍵語句。
教學方法:朗讀法、研討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
教師播放“七子之歌” ,學生跟唱這首歌。并由解放戰爭時期的民主革命斗爭引出聞一多的事跡。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寫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的文章《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讓我們在從聞一多身上感受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預習反饋: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朗讀課文后,思考問題。
1、文章從哪些方面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以此為脈絡,文章可分為幾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銜接連綴的?
教師點撥:作者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上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銜接緊密,過渡自然。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聞先生一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