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油田第十八中學初三語文《導學練》
主備人:田建增
【時間】2013年 月 日 【課時】2 姓名___ 家長簽字__
17、隆中對復習學案
復習目標:
1.能夠結合語境準確的說出課文中文言詞語的一次多義,辨析、說出詞類活用象。
2.能夠把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3.概括歸納要旨及戰略方針。
復習導學
一、作家作品
《隆中對》節選自《___________ 》。作者是___ ,字___ ,_ 朝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__ 家。著《三國志》,共六十五卷,記載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_ 》《_ 》《_ 》《_ 》合稱《四史》。對,_____ 。
古代臣民回答統治者所問的政治、軍事方面的策略叫“對策”。
二、整體感悟
1、根據文章信息,將所缺部分補充完整
第一部分(第1段):諸葛亮___ 。
第二部分(第2段):__ 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第__ 段):劉備往見,諸葛亮___ 。
第四部分(第__ 段):劉備對諸葛亮的器重。
2、諸葛亮替劉備設計的政治藍圖是什么?(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諸葛亮為達到這個目標提出了什么戰略方針?(2)根據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的人物形象。
劉 備:
諸葛亮:
三、字詞句
(1)給下面句中劃橫線的字注音。
好為《梁父吟》( ) 時人莫之許也( )因屏人( )
此人可就見( ) 不可屈致 ( ) 凡三往 ( )
天下( ) 遂用猖獗( ) 然志猶未已 ( )
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利盡南海 ( )
總攬英雄( ) 保其巖阻( ) 與亮情好日密( )
遂詣亮( ) 度德量力( )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存恤( ) 帝室之胄( ) 簞食壺漿( )
(2)積累通假字 欲信大義于天下( ) 自董卓已來( )
四、問題探究
1、第一段寫諸葛亮“躬耕”而“好為《梁父吟》”“自比管仲、樂毅”,是正面寫_____ ;“時人莫之許”從_ 面襯托,說明____ ;“惟……謂為信然”一句則從_ 面寫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這一段使人們對諸葛亮有一個初步認識。為下文劉備的出場作鋪墊,為_ 埋下伏筆。
2、第二段寫徐庶把諸葛亮比作“臥龍”,這一比喻形象地顯示了諸葛亮是一個隱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龍”是傳說中的動物,“臥龍”是說它目前雖然臥伏在草野之間,一旦風云際會,就會飛騰九天的)。劉備的“君與俱來”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對諸葛亮還沒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視。徐庶建議劉備親自往訪,“不可屈致”,就進一步說明諸葛亮的卓越不群,從而提高了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并為下文“凡三往,乃見”埋下伏筆�!�
3、“凡三往,乃見�!蔽鍌€字,表現了劉備對諸葛亮怎樣的態度和心情?劉備的話有哪幾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