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請同學們以小記者身份,采訪一下你周圍的成年人,看看他們成長過程中有些什么煩惱,了解他們消負減壓的故事。
3.教師可對學生的采訪計劃和內容作一些重點指導。
采訪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煩惱,在你的周圍,誰這些方面做得比較好,找他討教哪些問題。還可以聽聽他對成長中的煩惱有些什么看法,對你有哪些建議�?墒孪仍O計一些便于溝通的話題,如:你在少年時期曾有過哪些煩惱?你當時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你是怎樣對待這些煩惱的?現在重新審視,你怎樣評價當年的那些煩惱?過去的歲月是如何改變了你?你又是如何走近你的抱負的?總之,采訪內容一定要有針對性,采訪要做到事前有準備,事后有收獲。
4.采訪后組織交流,評價。
5.最后引導學生回首自己所述的成長的煩惱,有哪些現在是已消除了的,哪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已不成其為煩惱了的,有哪些是真正給自己帶來不愉快情緒的煩惱。
樂于替朋友解脫煩惱
1.教師導引:
有了煩惱,生活就失去了光彩,憂郁、感傷就會重臨于我們心頭。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們人人都會背,但面對煩惱,未必人人都能樂觀處之。此時朋友的一聲關懷,一句勸語,無異于久旱后的甘霖,能給干涸的心田以滋潤。如果出現了常君這樣的煩惱,作為朋友的你該為他做些什么呢?
2.學生各抒己見,增強化解煩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