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鴿》教案
一、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的主題和情感。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通過描寫白鴿來表達情感的。
3.培養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命的尊重。
4.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文學鑒賞能力。
【本課教學資源集請點此下載(本份為下載頁第二則)】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文章中白鴿的象征意義,以及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2.難點:分析文章的藝術手法,如描寫、抒情等。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朗讀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3分鐘)
展示白鴿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出課文《我的白鴿》。
2.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2分鐘)
陳忠實(1942—2016),陜西西安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鹿原》等,本文是陳忠實寫的一篇散文,原題為《告別白鴿》。
寫作背景:1988年開始,陳忠實把妻兒和長輩安置在城里,只身來到鄉下的祖屋,潛心寫作,四年的艱苦寫作,陳忠實每天都要經受著各種人物在腦海中的較量,糾結的心情讓他額頭上的皺紋如同黃土高原上的溝壑一般深刻。1992年,陳忠實終于完成了《白鹿原》這部巨著。
3.初讀課文(10分鐘)
學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教師提問: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故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示)這篇文章通過作者在和白鴿的相處中對生命的尊重和呵護,對弱小者的體諒和同情,表現出了一個作家的敏感和憐愛。
4.精讀課文(20分鐘)
①選取文中描寫白鴿的段落,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寫白鴿的外形、動作和生活習性的。
一對老白鴿是舅舅所養的,他送給了“我”。老白鴿性格活潑與“我”親近,后來悉心養育了一對小白鴿直到教會小白鴿飛翔。
一對小白鴿是老白鴿產卵并孵化的。剛出生時丑陋、稚氣膽怯、羞澀,長大后渾身純白有本真之美,很信任“我”,后來在老白鴿帶領下勇敢起飛。
②探討白鴿在文中的象征意義,以及作者通過白鴿表達的對生命、自由、和平的向往。
白鴿不僅團結和睦,更具有高潔的品質。因此,正困于寂寞的作者想到有白鴿相伴,心中便生出一縷溫情一方圣潔;當他看到白色幼鴿時,也感受到神圣而純潔的生命本真之美。由此可見,作者是熱愛白鴿的,同時,他也有樸素的價值觀:自然的美才是真實的美,是最有力量的美,最震撼人心的美。
◆白鴿的美好寓意
和平 友誼 圣潔 忠誠
希望 自由 還象征著顧家和回歸
③分析文章中的抒情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5.小組討論(10分鐘)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①作者為什么說白鴿是“我的”白鴿?
稱呼“我的白鴿”,是作者對白鴿真誠的愛的投射。作者與白鴿,并不是簡單的喂養關系。他從與白鴿的相處中不斷獲得精神力量,感悟本真之美。他對白鴿的愛,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
②文中的哪些細節讓你感受到了作者對白鴿的喜愛?
③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生命”的理解。
6.總結歸納(5分鐘)
請學生代表發言,總結文章的主題和情感。
教師進行補充和歸納,強調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7.拓展延伸(5分鐘)
引導學生閱讀陳忠實的其他作品,或欣賞與白鴿相關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
布置課后作業:
1.利用本課學習的關于細節描寫的方法,進行片段寫作訓練,寫出你與動物相處的經歷,并寫出你的感悟。
2.本課原題為《告別白鴿》,選入課本后進行了刪改。請同學們課后搜索原作進行閱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本課教學資源集請點此下載(本份為下載頁第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