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塞腰鼓》導學案
設計:龍的故鄉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排比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中奔騰的力量和陽剛之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教學重點: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學難點: 品味排比句的作用、氣勢與激情
【自主預習案】
1.自讀文章,解決生字、詞。給加線字注音。
瞳仁( ) 亢奮( ) 羈絆( ) 山崖( )
冗雜( ) 燒灼( ) 磅礴( ) 淋漓( )
戛然( ) 閉塞( ) 束縛( )
2.填空
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 )地搏擊著,( )地搏擊著。它( )著你,( )著你,( )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 )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 )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 )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 )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3.畫出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是怎樣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主旨是:
4.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來表現安塞腰鼓的氣勢?思考一下其何作用?
5. 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后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看過電影《鼓手》嗎?你一定對擊鼓很感興趣吧,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片斷播放,高聲誦讀,感知氣勢
1、知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試用“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商钤~、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盡量多找)
2、明結構。
文章按“鼓響前——____ —— ____”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二). 品讀賞析,學習句式
1. 尋找自己覺得最精彩的語句片斷品讀賞析,要求用“__ 好,好在___ ”這一句式進行賞析評點。(可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
2. 仿照任意句式,自己另寫一個。(可贊美自己的家鄉、師長、親人等)
三. 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1)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那么一股勁”要“掙脫”“沖破”“撞開”什么?是什么“束縛”“羈絆”“閉塞”了“那么一股勁”?)
(2)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里來的那么強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4)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5)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喼毕駚淼搅硪粋€星球。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為什么聽到這樣的“雞啼”?)
【拓展檢測案】
西北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經濟上相對比較落后,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