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首先要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動,為什么感動,從中感受到什么。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使學生的自讀課文和討論交流更有實效,有條件的地方,課前可要求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開展課外閱讀�?梢宰x讀有關記敘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文章,如《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誰是最可愛的人》等,也可以查查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經過、結果、偉大意義,了解毛岸英赴朝的緣由、犧牲時的實情實景。
2.感受毛澤東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懷,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時,讓學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動的地方,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聯系、調動學生的家庭親情指導學生去感受。如“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笨山M織學生想象、討論:接到長子毛岸英犧牲的電報,作為父親毛澤東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神態,你見過類似的情景嗎?他為什么整天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由于受到年齡和經歷的限制,學生對毛澤東情感的感受不可能那么深刻,教學時不要過于強求學生,求真情,有所感,有所悟即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指導學生感受毛澤東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許多感受,學生不一定能說出來,但可能通過讀表達出來。因此,本課教學要以讀為主線,讀讀、議議、讀讀,特別是學生交流了自己深受感動的地方后,要專門安排時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讀中進一步感受毛澤東的情感,在讀中升華學生自己的認識。
4.本課的有些生字,學生容易讀錯,如“擬”,應讀“nǐ”,不要讀成“yǐ”;“赴”,應讀“fù”,不要讀成“pù”;“躇”,應讀“chú”,不要讀成“zhù”;“殉”,應讀“xùn”,不要讀成“xún”。這些字的讀音,初讀課文時,教師應重點指導學生讀準。有些詞語,如“勛鑒”、“殉職”,具有特殊意義,不可亂用,對于這些詞語的用法,教師應給予恰當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