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必修一語文期末訓練題
一、共12分,每小題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贖罪(shù) ;忌恨(jí) 悼念(daǒ) 應運而生〈yìng 〉
B.挫折(cuò)眸子(móu)創傷(chuāng);卓有成效(zhuó)
C.兌現(duì) 衣冠(guān);社稷(jì) 寧缺毋濫(wù)....
D.哂笑(xī)戕害(qiāng) 憧憬(chōng);鎮而不舍(qì)
2.下列各組詞活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僥幸 合睦 ;迥然不同 淺嘗輒止
B.端倪 憑吊 ;鴉鵲無聲 心急如焚
C.窒息 深邃 ;安之若素 棄甲曳兵
D.蹉跎 詛咒 ;殺一敬百 安土重遷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 不出來;
美國沒有 這項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由于環境污染和一些人為的原因,阿爾巴斯白山羊的品質正在逐步 ;
他們的命運與我們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他們的自由與我們的自由
是 的。
A.考查 執行;蛻化 息息相關;
B.考察 履行;蛻化 休戚相關..
C.考察 執行;退化 休戚相關
D.考查 履行;退化 息息相關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生.西部地區只要有政策支持,就可能迅速趕上沿海地區,甚至青出于藍。
B.這次有關幼兒邏輯思維訓練的講座注重答疑解惑,讓家長們豁然開朗。..
C.這種本來應該被貽笑大方的觀點,在當時的證券投資界卻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D.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觀念,那種目無全牛而忽視整體利益的做法是不對的。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天津市為大部分農民工辦理了銀行卡,建立工資"月支付,季結算",維護了廣大農民工的合法釵益。
B.昨天,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起震驚世界的地鐵爆炸事件都在顯要位置作了極為詳細的報道。
C.不少學生偏食、挑食,導致蛋白質的攝入量偏低,鈣、鋅、鐵等營養素明顯不足,營養狀況不容令人樂觀。
D.建設節約型社會,就要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6.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左傳》——國別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
B.《雪國》《千只鶴》《古都》—— 川端康成—— 日本
C.《再別康橋》—— 徐志摩—— 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
D.《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子金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
二、共11分
7.默寫 (4分)
(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
(2)吾嘗跋而望矣, ;。
(3)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
8.中國古代典籍中有許多有關 "諷諫"的名句。請從下面的名句中任選兩個,將其補充完整。(2分)
(1)防民之口, ;�!秶Z>
(2)有則改之, ;。(《四書章句集注》
(3)兼聽則明, ;。(《資治通鑒》
(4)良藥苦口利于病, ; 。(《孔子家語》
9.將下面的句子連綴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正確的順序號是 ;。(2分)
①因為擔心,每天都殷勤觀看。
②幾場春雨一浸,老根發力了吧,茸頭一個抖擻,變成了葉片!
③那茸頭褐色,小小的一點,粗心的簡直看不出來。
④終于在一個彎節處,頂出一個茸頭來,過幾天,又一個!
⑤葡萄種下去的時候,枯枝一根,直擔心它抽不出葉來。
⑥那葉片淡綠,曲折有致的邊沿卻鑲了圈紫紅,還沒看見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來了!
10.參考示例,從下面給出的四句中任選一句,寫出你讀后的感悟。(120字以內)(3分)
示例:
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感悟: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于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慨。用逝水象征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斗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這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1)子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4)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三、共7分
閱讀下面這首小詩,完成11-12題。
青春
席慕蓉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么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11.作者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青春的特點?請你寫出這些意象并選擇一個分析其表現的意義。(4分)
2.詩人顧城創作過這樣的詩句"別加糖/在早晨的籬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紅太陽!'。在口語中,我們不會說太陽是"甜"的,也不會用"一枚"這樣的數量詞來修飾太陽,詩歌的語言經常用一些反常搭配,請在《青春》這首詩中找到一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四、共15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3-19題。
(一)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元失其對,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癢序之教,古之以孝悌之及,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下列語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A.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B.數罟不人灣池
C.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D.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15.選文第一段闡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第二段則闡述了 的道理從第二段中的"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我們還可以看出,孟子不但主張養民,還主張口口。(2分)
(二)
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于楚也,執諸銅(革是)①。欒書②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兵交,使在其間可也。楚子重③侵陳以救鄭: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泠人③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人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
與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對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問之,對曰:“其為大子也,師保奉之,以朝于嬰齊而夕于側⑥也。不知其他。”公語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業;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君盍歸之,使合晉、楚之成;“公從之.重為之禮,使歸求成。
{選自〈左 傳·成公九年〉}
注釋:①銅革是:古地名,在今山西沁縣南。②欒書:晉國大夫;③子重:即下文的嬰齊,楚國令尹。④稅:同"脫。"⑤泠人:即伶人,樂官;⑥側;指子反,楚國大夫。
1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晉人討其貳于楚也 貳:從屬二主
B.使稅之,召而吊之 吊:慰問
C.以朝于嬰齊而夕于側也朝:朝見
D.稱大子,抑元私也 ;大:同"太"
C.仁以接事,信以守之? 斧斤以時入森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D.事雖大,必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18.下列各語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
A.公曰:“能樂乎?” ;B.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
C.浴乎沂.風手舞雩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9.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晉侯視察軍用倉庫時.無意間見到了楚國戰俘鐘儀主因為被他的忠君愛國行為感動,所以下令釋放了他。
B.鐘儀在回答晉侯問話時,提及本國尊貴的人嬰齊和側時也直呼其名,表達了對晉侯的尊重.所以晉侯放他回國了。
C.晉侯問鐘儀楚國國君怎么樣,鐘儀先推說不知道。晉侯一再追問,鐘儀就舉出楚君小時候的事來敷衍晉侯。
D.范文子認為鐘儀有仁、信、忠、敏的高尚品格,如果放他回國,他一定會為晉國辦成與楚匡和好的大事。
五、共15分
貝多芬——音響藝術王國的西西弗斯(節選)
“貝多芬的一生算得上是幸福的嗎?"一一近年來,當我聽完他的樂曲,看完他的書信和有關傳記,我就會常常問自己。
論外在生活,貝多芬承受著最深的苦難一一孤獨,貧困,病痛,失聰,以及精神上無休止的折磨,.哪有幸�?裳�?
那么,論他的內在精神生活呢?
我想起了古希臘有關西西弗斯的神話。
西西弗斯被眾神判決推運一塊巨石至山頂。由于巨石本身的重量,到了山頂總要滾下山腳,于是西西弗斯又得把石頭推上山去,如此反復,永無止境,永遠也沒有盡頭。眾神認為,讓西西弗斯服這永恒的勞役是最嚴酷的懲罰。
貝多芬的一生.正是典型的的西西弗斯式的一生。從12歲起,他就開始服西西弗斯式的永恒勞役。他只活了短短57個春秋,卻創作了3∞多部作品。用西西弗斯式的語言來說,貝多芬一生反復推運“巨石”上山總共計3∞多次。每當一部作品完成,巨石滾下山腳,他又鼓起那超人的勇氣,操起那永恒的勞役,接著再往山頂上推,創作另一首樂曲。他一生的所作所為,那一串大大小小的堅決的選擇和果敢的行動,本身就是一部《英雄交響曲》,而且還是一首未完成的英雄交響曲。在他撒手離開人世的時候,留下了一大堆誰也辨認不清的手稿…·.
貝多芬所留下的哪里是一堆手稿啊,那分明是留下了無限的、發散的追求空間。這在我看來,便是構成幸福人生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幸福人生不正是應該死在無限的希望、追求和眷戀之中嗎?悲哀的死是低垂著頭面向銜山的落日;幸福的死則是朝著冉冉升起的太陽。
當代法罵著名文學家加繆在散文《西西弗斯的神話》中表達了這尋一種獨特的見解:“對自己〈對人類〉苦難處境的清醒意識給西西弗斯帶來了痛苦,同時也造就了他的勝利,因為在也約心目申決沒有任何命運是不能被藐視并戰勝的。頂頂重要的是,不要對神有任何期待.面對嚴酷的命運要有清醒的意識,要對他表示藐視和對抗。”
征服頂峰的斗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應該設想,細細弗斯是幸福的。
貝多芬認為,藝術生涯最美好的使命當為全人類服務。他說:他的藝術所致力的目標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即戰勝"悲苦的個體",把人類從精神苦難中解放出來,貝多芬的這種氣魄,這種胸襟,這種抱負,長年醞釀于心中,怎能不使他深感幸福呢?又多芬的一生,正是用這種立定偉大的志向和超人的意志來滿足自己,并通過音樂把自己的意志和激情傳遞給千百萬人,把自己通過種種苦難和磨煉換來的生命的歡樂給予千百萬人,同時也把他.所代表的"世界精神"給予千百萬人,點燃起他們內心世界的熊熊之火,他的音樂就是對荒誕命運的挑戰、報復和抗衡。因此,我們同樣可以設想,貝多芬的一生也是幸福的。
在推巨石上山服永恒勞役的過程中,貝多芬仿佛是借用細細弗斯的口吻說出了這樣一句著名的箴言:“……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的音樂涵義,誰便能超脫,常人難以振拔的一切苦難。”
(節選自趙鑫珊《貝多芬之魂•序》有改動)
20.結合文意,說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具體指什么(5分}
(1).從12歲起,他就開始服西西弗斯式的永恒勞役
"永恒勞役":
(2)他的音樂,就是對荒誕命運的挑戰、報復和抗衡
"荒誕命運":
21.從全文看,作者為什么認為貝多芬是幸福的?請根據選文內容分條概括 (4
22.貝多芬說:“誰能參透我的音樂涵義,誰便能超脫常人難以振拔的一切苦難.”你認為貝多芬音樂的"涵義"是什么?(2分)
23.羅曼·羅蘭在《名人傳·序》中說:真正的英雄“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并將“英雄”的首席給予了貝多芬;本文也將貝多芬視為“西西弗斯式”的英雄。讀完這兩篇文章后,你認為在中國歷史上,哪個人物當得起這樣的英雄?請你完成下面的句子。(4分)
我認為_______是真正的英雄,
因為
因為
答案:
一、共12分,每小題2分-
1.B 2.C 3.D 4.B 5.D 6.A
二、共11分
7.(1)萬類霜天競自由 (2)不如登高之博見也〈3〉故不積蛙步 無以成江海
{共4分,每句1分.如有錯別字則該句不得分}.
8.〈1〉甚于防川〈2〉無則加勉(3)偏信則暗〈4〉忠言逆耳利于行
(2分.答:二兩句即可,每句1分,如有錯別字則該句不得分).
9.⑤①④③②⑥ (2分)
l0.答案略。學生能任選一句談出自己的感情,且言之成理〈2分〉、語言流暢(1分)即可
三、共7分..
11.意象:不再回來的夏曰、掠過的云影、極淺極淡的微笑的面容、發黃的扉頁、裝訂得極為拙劣的書、太倉促的書〈2分,能答出四個即可〉.
表現的意義:"不再回來的夏日"一一表現青春已經逝去,不再回返.“掠
過的云影“一一表現青春短暫,匆匆而去。"極淺極淡的微笑的面容"一一
表現青春的記憶不夠深刻,不夠清晰."發黃的扉頁"一一表現隨著時光的
流逝,青春已結束很久,在記憶中變得陳舊了,不鮮明了."裝訂得極為拙
劣的書一一表現了沒有好好地把握青春,珍惜青春."太倉促的書——
表現了青春短暫,轉瞬即逝.〈2分,要有適當分析,意思對即可〉..
12.示例: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說"淚水""啟程",是一種反常搭配."啟程 "
說明為青春流逝而流下的淚水剛開始涌出,還遠沒有停止。
"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面容"和"淺""淡"是一種反常搭配,恰當地表達了沒有好好地領略青春、體味青春的內心感受。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倉促"和"書"是一種反常搭配,作者將"青春"'..
比作"書'.再用"倉促"來修飾,就將青春的匆匆而逝和擁有青春時對青春
時光的不夠珍惜突出地表現出來了。
(3分,找出詩句1分,分析2分.能找出一處,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注:詩歌本身的讀解具有多義性,學生的答案可以和參考答案有差別,但要
言之成理。
四、共15分
13.B (2分)..
14.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水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喪沒有什么遺憾了。
15.王道之成; 教民(2分,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
16.C (2分〉17.D 〈2分)18.B 〈2分〉19.D 〈2分〉
五、共15分l
20.(1)"永恒好役"指貝多芬生前永無休止的音樂藝術創作.〈2分,意思對即可〉
(2)"荒誕命運"指貝多芬承受的個人的孤獨、貧困、病痛、失聰以及精神上無休止的折磨,也指人類所共同經受的精神苦難.〈3分,第一個要點2分,第二-
個要點1分〉
21.答案要點:①貝多芬一生創作了300多部作品,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音樂藝術財富.②貝多芬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大堆手稿,把對藝術、對生命無限的希望、追求和眷戀留在了這個世界.③貝多芬胸懷為全人類服務,把人類從精神苦難中解放出來的遠大志向。④貝多芬戰勝了自己悲苦的命運,并通過音樂把白己戰勝命運的勇氣、意志、激情等給予了千百萬人,點燃起他們內心世界的熊熊之火.(4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
22.本題為開放性試題,不求答案統一.學生只要談出對貝多芬音樂"涵義"的理.解且言之成理,即可得一分;見解較獨到或認識較為深刻的,得2分。
23.答案略。要求:能較恰當地選擇出一個歷史人物,并能扣住這個人物,談出自
己對"真正的英雄"的認識即可.(4分〉
六、共40分
附,文言參考譯文.
〈成公九年〉秋,鄭伯到晉國去,晉人為了懲罰他勾結楚國,在銅革是逮住了他奕書攻打鄭國.鄭人派遣伯蠲求和,普人殺了他,這是不合于禮的.兩國交兵,使者可以來往兩國之間。楚國的子重攻打陳國來援救鄭國.普侯視察軍用倉庫,見到鐘儀,問人說:“戴著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誰?"宮吏回答說:"是鄭人所獻的楚國俘虜."晉侯讓人把他放出來,召見并且慰問他.鐘儀行再拜之禮,叩頭。普侯問他家世代所作的官職,他回答說:"是樂官."普侯說:"能演奏音樂嗎?"鐘儀回答說:"這是先人的職責,豈敢從事于其他?"晉侯命人給他一張琴,他彈奏南方的樂調.普侯說:"你們的君王怎么樣?"鐘儀回答說:"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晉侯再三問他,他回答說:"當他做太子的時候,師、保奉事著他,每夭早晨向令尹嬰齊、晚上向大夫側去請教.我不知道別的."晉侯將這種情況告訴了范文子.范文子說:"楚囚是君子啊.說話時舉出先人的職官,這是不背棄根本:奏樂.奏家鄉的樂調,這是不忘記故|曰:舉出楚君做太子時候的事,這是沒有私心:稱二卿的名字,這是尊崇君王。不背棄根本,這是仁:不忘記故舊,這是信:沒有私心,這是忠:尊崇君主,這是敏.用仁來辨理事情,用信來保守它,用忠來成就它,用敏來推行它.事情即使很大,也必然成功.君王何不放他回去,讓他結成晉、楚的友好呢?"普侯聽從了,對鐘儀重加禮遇,讓他回國去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