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題辭 黃花節的雜感 略論中國人的臉 革命時代的文學
第二頁:寫在《勞動問題》之前 略談香港
第四頁:讀書雜談 通信
第五頁:答有恒先生
第六頁:辭“大義” 反“漫談”
第七頁:憂“天乳” 革“首領” 第八頁:談“激烈” 第九頁:扣絲雜感
第十頁:“公理”之所在 可惡罪 “意表之外” 新時代的放債法 九月間在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
第十四頁:小雜感
第十五頁:再談香港
第十六頁:革命文學 《塵影》題辭 當陶元慶君的繪畫展覽時
第十七頁:盧梭和胃口 文學和出汗 文藝和革命
第十八頁:談所謂“大內檔案”
第十九頁:擬豫言 大衍發微
〔21〕《司馬法》 古代兵書名,共三卷,舊題齊司馬穰苴撰,但實為戰國時齊威王諸臣輯古代司馬(掌管軍政、軍賦的官)兵法而成;其中曾附及田穰苴用兵的方法,所以稱為《司馬穰苴兵法》,后來《隋書·經籍志》等就以為是他所撰。
〔22〕蜀石經 五代時后蜀皇帝孟昶命宰相毋昭裔楷書《易》、《詩》、《書》、三《禮》、三《傳》、《論》、《孟》等十一經,刻石列于成都學宮。
這種石刻經文的拓本,后世稱為蜀石經。因為它是歷代石經中唯一附有注文的一種,錯字也比較少,所以為后來研究經學的人所重視。
擬豫言——一九二九年出現的瑣事
有公民某甲上書,請每縣各設大學一所,添設監獄兩所。
被斥。
有公民某乙上書,請將共產主義者之產業作為公產,女眷作為公妻,以懲一儆百。半年不批。某乙忿而反革命,被好友告發,逃入租界。
有大批名人學者及文藝家,從外洋回國,于外洋一切政俗學術文藝,皆已比本國者更為深通,受有學位。但其尤為高超者未入學校。
科學,文藝,軍事,經濟的連合戰線告成。
正月初一,上海有許多新的期刊出版,〔2〕本子最長大者,為——
文藝又復興。文藝真正老復興。宇宙。其大無外。至高無上。太太陽。光明之極。白熱以上。新新生命。新新新生命。同情。正義。義旗。剎那。飛獅。地震。阿呀。真真美善�!鹊�。
同日,美國富豪們聯名電賀北京檢煤渣老婆子等,稱為“同志”〔3〕,無從投遞,次日退回。
正月初三,哲學與小說同時滅亡。
有提倡“一我主義”者,幾被查禁。后來查得議論并不新異,著無庸議,聽其自然。
有公民某丙著論,謂當“以黨治國”〔4〕,即被批評家們痛駁,謂“久已如此,而還要多說,實屬不明大勢,昏憒胡涂”。
謠傳有男女青年四萬一千九百二十六人失蹤。
蒙古親近赤俄,公決革出五族,以僑華白俄補缺,仍為“五族共和”,各界提燈慶祝。
《小說月報》出“列入世界文學兩周年紀念”號,定購全年者,各送優待券一張,購書照定價八五折。
《古今史疑大全》〔5〕出版,有名人學者往來信札函件批語頌辭共二千五百余封,編者自傳二百五十余葉,廣告登在《藝術界》,謂所費郵票,即已不貲,其價值可想。
美國開演《玉堂春》影片,白璧德教授評為決非盧梭所及�!�6〕有中國的法斯德〔7〕挑同情一擔,訪郭沫若,見郭窮極,失望而去。
有在朝者數人下野;有在野者多人下坑。
綁票公司股票漲至三倍半。
女界恐乳大或有被割之險,仍舊束胸,家長多被罰洋五十元,國帑更裕。
〔8〕有博士講“經濟學精義”,只用兩句,云:“銅板換角子,角子換大洋�!薄�9〕全世界敬服。
有革命文學家將馬克思學說推翻,這只用一句,云:“什么馬克斯�?怂��!薄�10〕全世界敬服,猶太人大慚。
新詩“雇人哭喪假哼哼體”流行。
茶店,浴堂,麻花攤,皆寄售《現代評論》�!�11〕赤賊完全消滅,安那其主義將于四百九十八年后實行�!�12〕
※ ※ ※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語絲》周刊第四卷第七期,署名楮冠。
〔2〕關于當時出現的一些期刊,作者稍后在《“醉眼”中的朦朧》一文中曾說過:“舊歷和新歷的今年似乎于上海的文藝家們特別有著刺激力,接連的兩個新正一過,期刊便紛紛而出了。他們大抵將全力用盡在偉大或尊嚴的名目上,不惜將內容壓殺�!保ㄒ姟度e集》)可參看。
〔3〕關于美國富豪稱北京撿煤渣老婆子為“同志”,參看本卷第548頁注〔2〕。
〔4〕“以黨治國” 蔣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為實行反共反人民的獨裁統治而提出的口號。他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日發表的《告全國民眾書》中鼓吹:“我們是主張‘以黨治國’為救中國的唯一出路”,“我國民黨是負責的政黨,所以我們不許共產黨混雜在里面,……我們‘以黨治國’的主張,自有苦心精義�!�
〔5〕《古今史疑大全》 這是影射顧頡剛的《古史辨》而虛擬的書名。一九二六年六月,顧頡剛出版了《古史辨》第一冊,內收他自己和胡適等人所作討論中國古史的文字及往來信札;書前有他的一篇自序,詳述其身世、環境、求學經過與治學方法等等,長達一○三頁,就像是他的自傳。書中各篇,往往以主觀武斷的態度對待古代的史實和人物。
〔6〕《玉堂春》 敘述妓女蘇三(玉堂春)遭遇的故事。最早見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以后被改編為彈詞、京戲、評劇、電影等等。按白璧德文藝思想的追隨者梁實秋在論盧梭關于女子教育的意見時,曾說男女“人格”有差別,“正當的女子教育應該是使女子成為完全的女子”。(參看本書《盧梭和胃口》)這里是說,像玉堂春那樣被踐踏的女性,應該是最符合梁實秋的理論的所謂“完全的女子”。
〔7〕中國的法斯德 大概是指高長虹。法斯德即德國作家歌德詩劇《浮士德》中的主角浮士德,是歐洲傳說中的一個冒險人物。高長虹在《1925北京出版界形勢指掌圖》內曾說:“魯迅則常說郭沫若驕傲,我則說他的態度才能倒都好,頗有類似歌德的樣子�!庇终f:“聽一個朋友說,……郭沫若醉后寫了一副對聯給周作人,意思是什么成文豪置房產之類”。文中所說“同情”也是高長虹的話,參看本卷第499頁注〔2〕。按高長虹說魯迅“常說郭沫若驕傲”,完全出于“捏造”,參看《兩地書·七三》。又所說郭沫若寫對聯給周作人,亦無其事。
〔8〕關于束胸受罰,參看本卷第469頁注〔6〕。
〔9〕指馬寅初。作者在《兩地書·五八》中說:“馬寅初博士到廈門來演說,所謂‘北大同人’,正在發昏章第十一,排班歡迎。我固然是‘北大同人’之一,也非不知銀行之可以發財,然而于‘銅子換毛線,毛錢換大洋’學說,實在沒有什么趣味,所以都不加入�!�
〔10〕指吳稚暉。他在國民黨“清黨”前后,常常發表這種反革命言論。這一句迭見于他在一九二七年五月、七月給汪精衛的信中。按廣州報紙曾稱吳稚暉為“革命文學家”。參看本書《革命文學》一文。
〔11〕《現代評論》為了擴大銷路,曾在該刊“特別增刊”第一號(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刊登“《現代評論》代售處”一表,分“京內”、“京外”、“國外”三欄,詳列代售處一百多處,其中有百貨店、藥店、實業公司、同善社等等。
〔12〕這是對于自稱無政府主義者的國民黨政客吳稚暉的諷刺。
參看本卷第459頁注〔16〕。安那其主義,英語 Anarchism 的音譯,即無政府主義。
大衍發微
三月十八日段祺瑞,賈德耀,章士釗們使衛兵槍殺民眾,通緝五個所謂“暴徒首領”之后,報上還流傳著一張他們想要第二批通緝的名單。對于這名單的編纂者,我現在并不想研究。但將這一批人的籍貫職務調查開列起來,卻覺得取舍是頗為巧妙的。先開前六名,但所任的職務,因為我見聞有限,所以也許有遺漏:
一 徐謙(安徽)俄國退還庚子賠款委員會委員,中俄大學校長,廣東外交團代表主席。
二 李大釗(直隸)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校長室秘書。
三 吳敬恒(江蘇)清室善后委員會監理。
四 李煜瀛(直隸)俄款委員會委員長,清室善后委員會委員長,中法大學代理校長,北大教授。
五 易培基(湖南)前教育總長,現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
六 顧兆熊(直隸)俄款委員會委員,北大教務長,北京教育會會長。
四月九日《京報》云:“姓名上尚有圈點等符號,其意不明�!炖畹任迦嗣细饔腥�,吳稚暉雖列名第三,而僅一點。余或兩圈一圈或一點,不記其詳�!庇谑蔷陀腥送茰y,以為吳老先生之所以僅有一點者,因章士釗還想引以為重,以及別的原因云云。案此皆未經開列職務,以及未見陳源《閑話》之故也。只要一看上文,便知道圈點之別,不過表明“差缺”之是否“優美”〔2〕。監理是點查物件的監督者,又沒有什么薪水,所以只配一點;而別人之“差缺”則大矣,自然值得三圈�!安挥浧湓敗钡挠嗳�,依此類推,大約即不至于有大錯。將冠冕堂皇的“整頓學風”〔3〕的盛舉,只作如是觀,雖然太煞風景,對不住“正人君子”們,然而我的眼光這樣,也就無法可想。再寫下去罷,計開:
七 陳友仁(廣東)前《民報》英文記者,現《國民新報》英文記者。
八 陳啟修(四川)中俄大學教務長,北大教授,女師大教授,《國民新報副刊》編輯。
九 朱家驊(浙江)北大教授。
十 蔣夢麟(浙江)北大教授,代理校長。
十一 馬裕藻(浙江)北大國文系主任,師大教授,前女師大總務長現教授。
十二 許壽裳(浙江)教育部編審員,前女師大教務長現教授。
十三 沈兼士(浙江)北大國文系教授,清室善后委員會委員,女師大教授。
十四 陳 垣(廣東)前教育次長,現清室善后委員會委員,北大導師。
十五 馬敘倫(浙江)前教育次長,教育特稅督辦,現國立師范大學教授,北大講師。
十六 邵振青(浙江)《京報》總編輯。
十七 林玉堂(福建)北大英文系教授,女師大教務長,《國民新報》英文部編輯,《語絲》撰稿者。
十八 蕭子升(湖南)前《民報》編輯,教育部秘書,《猛進》撰稿者。
十九 李玄伯(直隸)北大法文系教授,《猛進》撰稿者。
二十 徐炳昶(河南)北大哲學系教授,女師大教授,《猛進》撰稿者。
二十一 周樹人(浙江)教育部僉事,女師大教授,北大國文系講師,中國大學講師,《國副》編輯,《莽原》編輯,《語絲》撰稿者。
二十二 周作人(浙江)北大國文系教授,女師大教授,燕京大學副教授,《語絲》撰稿者。
二十三 張鳳舉(江西)北大國文系教授,女師大講師,《國副》編輯,《猛進》及《語絲》撰稿者。
二十四 陳大齊(浙江)北大哲學系教授,女師大教授。
二十五 丁維汾(山東)國民黨。
二十六 王法勤(直隸)國民黨,議員。
二十七 劉清揚(直隸)國民黨婦女部長。
二十八 潘廷干二十九 高魯(福建)中央觀象臺長,北大講師。
三 十 譚熙鴻(江蘇)北大教授,《猛進》撰稿者。
三十一 陳彬和(江蘇)前平民中學教務長,前天津南開學�?倓臻L,現中俄大學總務長。
三十二 孫伏園(浙江)北大講師,《京報副刊》編輯。
三十三 高一涵(安徽)北大教授,中大教授,《現代評論》撰稿者。
三十四 李書華(直隸)北大教授,《猛進》撰稿者。
三十五 徐寶璜(江西)北大教授,《猛進》撰稿者。
三十六 李麟玉(直隸)北大教授,《猛進》撰稿者。
三十七 成平(湖南)《世界日報》及《晚報》總編輯,女師大講師。
三十八 潘蘊巢(江蘇)《益世報》記者。
三十九 羅敦偉(湖南)《國民晚報》記者。
四 十 鄧飛黃(湖南)《國民新報》總編輯。
四十一 彭齊群(吉林)中央觀象臺科長,《猛進》撰稿者。
四十二 徐巽(安徽)中俄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長。
四十三 高穰(福建)律師,曾擔任女師大學生控告章士釗劉百昭事。
四十四 梁 鼎四十五 張平江(四川)女師大學生。
四十六 姜紹謨(浙江)前教育部秘書。
四十七 郭春濤(河南)北大學生。
四十八 紀人慶(云南)大中公學教員。
以上只有四十八人,五十缺二,不知是失抄,還是像九六的制錢似的,這就算是足串了。至于職務,除遺漏外,怕又有錯誤,并且有幾位是為我所一時無從查考的。但即此已經足夠了,早可以看出許多秘密來——
甲.改組兩個機關:
1.俄國退還庚子賠款委員會;
2.清室善后委員會。
乙.“掃除”三個半學校:
1.中俄大學;
2.中法大學;
3.女子師范大學;
4.北京大學之一部分。
丙.撲滅四種報章:
1.《京報》;
2.《世界日報》及《晚報》;
3.《國民新報》;
4.《國民晚報》。
丁.“逼死”兩種副刊:
1.《京報副刊》;
2.《國民新報副刊》。
戊.妨害三種期刊:
1.《猛進》;
2.《語絲》;
3.《莽原》。
“孤桐先生”是“正人君子”一流人,“黨同伐異”〔4〕怕是不至于的,“睚眥之怨”〔5〕或者也未必報。但是趙子昂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