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25、《世說新語》導學案
設計:龍的故鄉
【學習目標】
1、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具書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理解“俄兒、期、去、委、引、顧”等詞語的意思。
3、認真誦讀課文,了解文章生動的描述,并背誦兩篇文章。
【學習重點】
1、簡潔客觀的敘事。
2、個性鮮明的人物對話。
【學習難點】
1、“兒女”的古義與今義的區別。
2、“君”“尊君”“家君”的區別。
【自主預習案】
1、給加粗字注音。
謝太傅( ) 雪驟( ) 柳絮( ) 無奕( )
2、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思。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2)、下車引之
(3)、元方入門不顧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譯句。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鹽空中差可擬。
(3)、未若柳絮因風起。
4.課文默寫。
(1)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兒曰:“________�!毙峙唬骸癬__ _____�!惫笮�。
(2)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庇讶藨M,下車引之,________。
【課內探究案】
一、導入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二、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妒勒f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三、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1、誦讀課文
①、教師教讀。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學生分角色朗讀。
2、疏通文意
3、內容探究
《詠雪》問題組: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四、作業
①、完成課后練習
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五、小結
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拓展檢測案】
1、簡答。
《詠雪》只是客觀地寫出謝家子弟詠雪的事,對“兄子”與“兄女”的兩個比喻并未加任何評論,但作者的褒貶卻已在其中,一望而知,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內容默寫填空。
①、俄而雪驟,公欣然曰:“___________?”兄子胡兒曰:“____________________�!毙峙唬骸癬_______________�!惫笮�。
②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各句。
①、白雪紛紛何所似?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語段點將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顧:________
2、給文中劃線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陳元方不再理會“友人”的原因是因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陳太丘不守信用,約好跟朋友出行,結果不等友人來自己先走了。
B、陳元方小時候傲慢無禮,竟敢教訓長輩,目中無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親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無信”,“對子
罵父”是“無禮”,可見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車引之”,是想哄陳元方帶自己去找他的父親。
5、友人已經感到慚愧,元方還是“入門不顧”,這樣做過分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則故事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
代)文學家。
拓展答案:
1、略 2、略 3、略
語段 1、①中午; ②通“否” ; ③拉 ; ④回頭看
2、友 太丘 友
3、無信無禮
4、C
5、略
6、世說新語 劉義慶 南朝宋